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由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和中關村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聯盟共同舉辦的第12屆數字金融與科技金融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
大會匯集了來自政府監管機構、行業專家、金融機構高層及金融科技企業的眾多嘉賓,以“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與未來科技發展:服務五篇大文章”為核心議題,共同探討科技最新趨勢與發展。作為本次盛會的重要環節之一,第四屆金融科技技術創新與應用案例(2024)優秀案例評選結果正式發布。易道博識憑借《基于IDP和大模型的智能化綜合應用平臺解決方案》,從眾多參選項目中脫穎而出。
在金融行業,文檔處理長期以來面臨著諸多挑戰:文檔種類繁多、版式復雜、數據處理耗時且容易出錯,同時人工審核的效率較低。這些痛點不僅增加了工作負擔,還可能導致業務延誤和風險隱患。
為解決以上行業難點,易道博識推出了文樞(DocHub)平臺,文樞作為面向金融行業的智能化綜合應用平臺,專注于OCR、IDP及大模型技術的深度融合,通過靈活的模塊化設計,能夠根據具體業務需求組合不同功能,實現針對性的智能文檔處理解決方案。
智能財報錄入系統:自動識別財務報表中的科目和數據,智能配平校驗,有豐富的內置模板庫和自定義模板功能,減少人工錄入財報的時間。
智能銀行流水核查系統:支持銀行流水數據智能、快速、準確錄入,可自動識別、解析和提取流水中的關鍵信息,根據內置的流水模板自動數據歸一。
智能文檔比對系統:智能識別不同文檔版本間的差異,無論是合同、年度報告、債券募集說明書,還是審計報告,都能精確對比文檔中的細節差異,幫助企業在合規管理和風險控制方面提升效率。
大模型知識庫:提供精準知識檢索與多輪對話功能,幫助企業實現高效知識管理和應用,支持多模態文檔解析。
非結構化數據(如合同、財務報表、銀行流水等文檔)占據了大量信息資源,然而這些數據的雜亂無序和難以分析,使得傳統的數據管理方式無法充分發揮其潛在價值。文樞通過基于深度學習的OCR(光學字符識別)和IDP(智能文檔處理)技術,將企業的非結構化數據轉化為高質量的結構化數據,為后續的數據分析與決策打下了基礎。
另一方面,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單純的數據已不能完全滿足決策的需求,文樞系統不僅將數據進行結構化處理,還能對結構化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將結構化數據轉化為數據資產,為決策提供支持。
以銀行信貸業務為例,文樞應用貫穿信貸業務全流程,為銀行提供精準高效的信貸解決方案。貸前,自動識別身份證、護照、營業執照等證件信息,確保客戶身份真實,提升錄入效率與準確性,并對財報數據,銀行流水解析,快速核查企業財務健康狀況,防范造假風險;貸中,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對用戶還款能力下降提前預警,并可以自動比對合同條款,識別變更與異常內容,確保合同履行合法合規;貸后,對銀行流水解析,快速核查還款進度與逾期數據。提高還款監控精度,及時定位逾期客戶,自動識別催收通知書、合同補充文件等,提升文檔查閱時間。
截至目前,文樞已成功落地百余家金融機構。某上市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手工錄入財務報表平均需要30分鐘以上,而使用智能財報錄入系統僅需30秒左右。從經濟價值來看,該行每年可處理20余萬份財報數據,通過使用文樞智能財報錄入系統,可節省近千萬人工成本。
未來,易道博識將繼續創新,繼續推動文檔處理的智能化,幫助企業更加精準地獲取業務洞察、提高決策質量、優化內部運營效率,助力更多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